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对于吃货而言,元宵节更是少不了软糯香甜的元宵和汤圆。一提起元宵和汤圆,有些朋友就犯迷糊了,元宵、汤圆到底有什么区别?食用元宵、汤圆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汤圆和元宵真有大不同
按照地方传统,基本上是北方地区的朋友习惯吃元宵,南方地区的朋友更偏爱元宵。也有不少朋友分不清楚元宵和汤圆,实际上它们有很大的区别。
元宵和汤圆的做法不同。简单地说,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汤圆是把生糯米粉先用热水或冷水,和成粉团,然后把各种馅心包进去,搓成圆圆的,表皮光滑黏糯;元宵是要先做好固体的馅儿切成小块儿,蘸上水,然后在放满生糯米粉的筛漏上摇动,边摇边撒水,等馅儿全滚上粉滚成圆球,表皮干燥松软、偏薄。
元宵和汤圆的馅料不同。汤圆馅儿的水分高、软;没有馅儿的小汤圆,常可拿来煮酒酿和各种甜汤;元宵馅干、不能太软,要硬实有咬劲,不然难以成型。而汤圆馅儿可咸可甜、可荤可素,除了最为传统的黑芝麻、五仁、豆沙、山楂馅儿,市面上很多水果馅儿的像草莓、菠萝、榴莲馅儿,也有不少鲜花口味的像茉莉花、玫瑰花、桂花馅儿,有标榜粗杂粮的紫薯、南瓜、栗子馅儿,当然还有挑起“咸甜之争”的梅菜烧肉、香菇鲜肉馅儿。元宵相对单一,基本都是甜口,传统元宵就是黑芝麻、豆沙馅儿,渐渐地也多了各种新口味。
元宵和汤圆烹饪方法也不尽相同。汤圆多是煮着吃,也有炒着吃的;元宵多是炸着吃,也可以煮着吃。汤圆煮熟需要的时间短些,大概3~5分钟浮起来就可以食用了,煮后的汤是清汤;元宵煮熟需要的时间长些,往往要1 分钟以上,煮后的汤因为生糯米粉吸水变浑汤。
什么样的元宵和汤圆更健康?
当然,对于不少吃货而言,圆滚滚的糯米团子叫什么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哪种“糯米团团”更健康、不长胖。
首先,如果能够接受咸口的汤圆,优先选择咸口汤圆。因为除了含钠太高之外,鲜肉汤圆是所有口味中碳水化合物最少、蛋白含量最好的的,甚至脂肪含量还比甜口的略低。肉馅儿汤圆,汤中煮点绿叶蔬菜、虾皮、香菇,都是不错的选择。
其次,选择传统黑芝麻、豆沙、花生、五仁馅儿的。吃到的还算是比较实在的坚果、杂豆。甜汤圆尽量少用或不用糖水煮;尽量少吃炸汤圆、炒汤圆,减少油脂摄入和不消化。
然后,可以尝试紫薯、紫米、南瓜这类口味。不过也要适量食用,毕竟粗、杂粮食材的添加量很有限。有些木糖醇配方的汤圆也是不错的选择,但仍然不能多吃。
最后,才是选择水果、鲜花或巧克力口味,要注意适量食用。水果、鲜花的馅心,往往依赖更多的香精提供风味,而且糖和油的用量一点也不会少;水果本身的维生素C、纤维素等健康要素,更是不可能在馅里面能吃到。
汤圆的个头大小不同,热量也不同。一般常规大小20克 / 个的黑芝麻汤圆或其它甜口汤圆,热量较高约70千卡/个,吃4个确实差不多是一中碗米饭的热量(约280千卡);如果是咸味的鲜肉汤圆,热量稍低些(约 60 千卡/个),不过一餐也不宜吃超过5个。而像50克 / 个的大汤圆,品尝1-2个过过瘾就好。
这些人群食用元宵汤圆要谨慎
不仅是各大商超迎来了汤圆、元宵的消费旺季,也有一些商家推出了“汤圆奶茶”、“甜酒小汤圆”等产品,掀起了一阵打卡热潮。不过,医生提醒,三高人群应该尽量少吃汤圆,即便是健康人群,也应注意食用细节,做到健康吃汤圆,千万别任性。特别是以下人群,要酌情、适量食用汤圆。
糖尿病人。汤圆、元宵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粉、糖分和油脂,这些成分若食用过度可使血糖急剧升高,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可能会诱发酮症酸中毒。因此,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
高血脂患者。汤圆、元宵中的油脂和热量较高,过量食闲容易增高血脂和体重。高血脂患者应在控制三餐的食量和油量基础上,少量食用。
消化道溃疡病患者。汤圆、元宵可促使胃 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等,因而消化道遗疡病患者要慎食汤圆。
(稿件综合自:人民网、新华网、浙江日报、南方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