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一个人的姓的后面加一个“子”字是表示对这个人的尊称,比如:老子、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等。
孔子是一个尊称,他的本名叫:孔丘。
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对孔子为什么叫孔丘有很明确的记载: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意思是说:孔子出生的时候头顶是从四周向中间凹陷的,所以给他取名叫丘。
问题的答案就是这么简单,但是我们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们现在要重新认识一下:“丘”这个字。
古人造字遵循:近取诸人,远取诸物的原则。会以我们人的身体,比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脚等等,来造出一些字原,又从这些字原的基础上再分化或者组合成一些能够表达复杂概念的字。
那么,客观存在的自然物,也是古人造字的重要来源。
比如说:日,月,山,水等等。
在甲骨文中,“山”的字形是三个(也就表示多个)山峰连绵起伏的样子,就表示山峰。简单地说它的字义就是:高大的山峰。
那么,如果要表示小山的意思该如何造字呢。
也是很形象地,在平地上隆起了两个峰头,和“山”字的区别就是少了一个峰头,这个字就是“丘”,它的本义是:小山峰,小土堆。
这样,我们知道了“丘”字最原始的字形之后,我们就可以从源头上理解孔子为什么叫孔丘了。
小李笔记:
因为,汉字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字形变化(比如:繁化、简化、讹变等)和新字体的出现,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字形改革,比如:隶变,还有新中国成立后简化字的推行,不仅造成了汉字象形意味的消失,而且在汉字中占90%以上的形声字可以同时表字义和字音的功能也基本消失,汉字成了一种记号,已经被符号化了。
所以,我们从现在“丘”字的字形上,已经完全看不出它造字之初想要表达的意思,只是我们把“丘”这个符号和它的意义联系起来而已。
扩展资料: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