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红(红通“工”读作“工”),指的是我国古代妇女从事纺织、刺绣等活动的统称,也是我国古代“男耕女织”中的“女织”。
从女红出现开始,就一直是古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练好一手好女红,一个女子往往会花费十数年的时间去钻研、学习。
更重要的是,不仅女子关心自己是否有一手好女红,连皇帝也很关心女红这件事,时常会注意民间女子女红怎样。那女红究竟有何重要,会让皇帝都关心呢?
在了解女红有何重要性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女红。
女红又名“女事”,顾名思义,也就是女性所从事的行业,主要是指古代女性所从事的针绣、纺织、刺绣等针线活。
特别说明一下,古代女性所做出来的一些纺织成品,或者针线成品有时也会被称为“女红”,比如我们在电视里经常看见的媒婆拿上一些荷包、锦帕称赞某某女性女红做的好,这里的成品便是称为女红。
女红在刚出现时,被称为“女工”,意为女性从事的工作。但在古代,女性是很少从事一些劳力工作的,所以逐渐被“女红”二字取代,但是读音还是“女工”只是字的写法变了。
本来从理论上说,所有女性从事的行业或者工作都可以称为女红,但在男耕女织的古代社会,女性的工作基本都是相夫教子、纺纱织布这些“家庭式”工作,很少有抛头露面的机会,所以女红也就成为了纺织、针线这类工作的总称。
但到了现代,女红这个词便慢慢消失了。一是女性从事的工作,在现代基本上已经遍布社会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不再局限于纺织、针线行业了,用女红称呼不再准确,所以也就逐渐放弃了女红这个词。二是,现在纺织行业,男性工作人员也不少,如果一直用女红称呼这个行业,难免有一定误会。
所以,在我国新出了《现代汉语词典》中,特别注明了,女红指的是古代女性从事的纺织工作的总称,与现代的纺织业没有太大联系。
因此,大家千万不要闹笑话,不要把现在的纺织业叫作女红了。也不要把“红”读作“红”而是要读作“工”。
从赤身裸体到满身华服,从粗糙的兽皮到精美的棉麻,这数千年,乃至数万年的发展历史中,女红一直伴随左右,其历史之悠久可以想象。
据我国考古学家发现,在距今一万八千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生活在中原大地的山顶洞人,就已经开始出现女红的雏形。
他们将坚硬的骨头磨成针的形状,然后使用兽毛或者其它的“线”,将兽皮制作成最原始的衣物。
这时的女红不分男女,皆从事这一个工作。但因为男子要外出打猎,所以女子从事的时间长一些。
到了新石器时代,也就是距今7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下游的河姆渡人,他们发展出了比山顶洞人更加先进的文明,不仅过上了定居式生活,拥有房屋,还制造了捻线和纺轮,大大提高纺织业的发展,比山顶洞人单纯的骨针强上不少。
而距今4000多年的良渚文化,则更加发达,已经出现了麻线和绸片以及丝线、丝带等最原始的纺织作物。
这无疑标志着,女红已经逐渐成为一项固定的工作,成为部落中的重要部分。
等到奴隶社会后,除开奴隶有可能衣不蔽体外,所有的奴隶主都比较注重自身的形象,“穿华服,吃美食”是维持奴隶主的重要手段,也是二者阶层差距的标志。
在夏商西周时期,女红更是迎来了一次大发展,比如《周礼》就曾记载:“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意思是说,天子的妃嫔,(九嫔指得是天子的妃嫔)要学习、掌握女性的主要学问,教导天下妇女的德行、言行、礼仪、以及女红。妇功,也就是女红。注意这里的妇容不是说女性的容貌,而是泛指女性的礼仪,妆容之类的行为,简单说,就是要端庄、大气不能奇形怪状。
而女红的重要性,和地位,基本上就是在周朝时期形成。不过女红的流行,泛滥时期是在明清。
明清时期,因为手工业的发展,女红逐渐走向广大普通家庭,成为当时人们挑选妻子的一大标准,也就是女子德行:“德、言、容、工”中的“工”。
我们前面说过,女红是在周朝前后逐渐成熟,并被重视,连《周礼》也有记载,那大家是否想过,女红为何重要呢?为什么连皇帝也会过问,还要自己的妃嫔学习呢?
其一,是为了社会的稳定,巩固皇帝的统治。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社会,是倡导男耕女织的。女性是家庭的主要支柱,是相夫教子、赡养公婆,乃至维持家庭的重要帮手,而男性则是耕田维持生活。
从男女简单的分工,我们就能发现,这种社会模式对皇帝的统治来说,是很有利的。女子织布、男子耕田,二人的收获刚好满足一个家庭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即有吃有穿。
一旦有了吃穿,社会的动荡因素自然会少很多,对朝廷来说,统治也会简单许多。因此,皇帝才会关注女红,因为在小农经济中,女红是社会稳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周礼.考工记》中便记载:“国有六职,……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意思是说,国家有六个重要的职位,除了士、农、王公外还有女红。可见,在古人的心里,女红是社会组成的基石。
除了《周礼》有记载外,《墨子》中也有记载:“女子废其纺织而脩文采,故民寒。”意思是说,如果女子不愿做纺织业,而去选择读书的话,那么天下就会变得贫穷。
虽然,这个论断有些武断,也不准确,但从中也可以看见,在古代帝王,乃至大部分眼里,女红是很重要的,是维持社会富裕的重要条件。
因此,不管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还是让社会富裕,皇帝对女红都有责任去关心。
其二,女红是重要的品德表现。
其实除了维持统治外,皇帝关心女红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女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女子的品德。
古代著作《女论语》中就曾写到:“莫学懒妇,积小痴慵,不贪女务,不计冬春,针线粗率,为人所攻。嫁为人妇,耻辱门风。衣裳破损,牵西遮东,遭人指点,耻笑乡中。”
意思是说,女子只有勤劳、好学才会得到别人的夸赞,如果懒惰,连女红也不会,就会受到别人的耻笑。
虽然,这句话有些武断,但也能看出,在古人心中,女子是否会女红,女红好坏与否,是评价古代女子品德的重要条件。
除了《女论语》中有记载外,明仁孝皇后的《内训》也提到过:“怠惰恣肆身之殃也,勤励不息身之德也。是故农勤于耕……女勤于工”。
意思是说,懒惰会给自己招来祸事,勤劳才是最重要的品德,而农民的品德是努力耕作,女子品德便是要学会女红。
可见,就算是古代不愁吃喝的达官贵人也要努力学习女红,因为女红在皇后,乃至皇帝的眼里,就是女子品德的代名词。
所以,皇帝关心女红,也是从另一方面了解,女性的品德,看一看自己的王朝是一个“有德的王朝”还是“无德”的王朝。
从而判断自己治理的天下如何。因此,在多方面的原因下,皇帝也会关心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