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古代的兵部尚书到底是什么职位,能带兵打仗吗?

时间:2024-08-24 10:30:16

古人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思是: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关乎国家、人民的命运,必须慎重对待。而决定战争胜败,大多数时候就是战场上的官兵。所以自古以来,皇权对军权的控制都极度严格,采取的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One To One”模式,即皇帝与将军之间直接联系,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那为何历朝历代又设置兵部尚书这个“中间商”呢?这一职位到底有什么作用?

兵部尚书起源于曹魏的五兵尚书,到隋朝时,“三省六部制”渐趋完善,才真正有了“兵部尚书”一职。“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出来的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即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

以唐朝为例,中书省为起草政令的部门,中书有令二人,侍郎二人,另有专管进奉奏章和草拟制策诏命的中书舍人。门下省最高长官为侍中,下设门下侍郎二人,另有给事中专管驳正违失。门下省的作用是:中书省起草的政令经皇帝同意后发往门下省,由门下省再次审议,通过后发往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各部有尚书一人,另设侍郎一人或二人。

随着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皇帝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往往会另设部门以分化三省的权力,有的朝代甚至直接废除了三省,用其他的部门来代替。反而是没有决策权只有执行权的六部,延续了上千年,直到清朝末年才废除。

兵部属于六部之一,下属分为许多部门,有负责地方事事防务的规划、绘制军事地图的职方司、负责军事交通的规划的驾部司、负责武器装备储藏的库部司等等。所以兵部并不负责打仗,但对战争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兵部的协调与规划以及后勤支援,战争根本发动不起来,更谈不上取胜了。

在明朝之前,兵部尚书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只是一个行政官职,负责军事后勤工作,就像一个服务官。明清之时,由于宰相制度废除,兵部直属皇帝,兵部尚书地位得到大大提升,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兵部尚书的职权加强,拥有了决策权,成为了全国最高军事领导机关,负责制定军事计划,管理内外武官考核和任用,组织军队训练校阅,掌管军籍、军户,传达皇帝军令和依令调遣全国军队等。

所以,兵部尚书一般是不会带兵打仗的,历史上的兵部尚书一职也大多是文人担任。当然也有特殊时期,比如“土木堡之变”后的明代宗时期,一代名臣于谦就升任兵部尚书,总揽一切军务,他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

清朝时期,由于满清政权的特殊性,兵部尚书一职由满、汉两人担任。汉人尚书负责兵部日常的一切事务拥有实权,满人尚书则可带兵打仗,他们起到相互牵制的作用。所以如果把清朝满汉兵部尚书做一个列表,会发现有不少满人尚书是战死的,而汉人尚书却没有。清朝很多名人都担任过兵部尚书,比如福康安、和珅、纪晓岚等。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努恩百科 鲁ICP备20240986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