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士的部首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士)

时间:2024-09-20 08:45:17

《说文:士部》: “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凡士之属皆从士。”

译文:士,会办事的人。数目从一开始,到十结束。由一、由十会意。孔子说:“能够从众多的事物中推演归纳出一个简要的道理来的人就是士”。大凡士的部属都从士。


《说文》部首,象形字。

“士”字即为插苗地中,而耕作插苗在古代是男子之事,“士”由此引申为男子的美称。

古代“士”又指贵族的最低一个等级,是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士”还是古代四民之一,农、工、商以外学艺、习武的人都可称为“士”,或称“士民”,以区别于“庶民”。

“士”作动词用时通“仕”,指做官。如《荀子·大略》:“古者匹夫五十而士。”

“士”的称谓经历过许多的变化。据古籍记载,早在“五帝”时代“士”是治狱的刑官。《尚书》中说“汝作士,五刑有服。”说的也就是刑官之义。这也是“士”的本义。在本义中包含了理刑狱的司法官,故用像斧钺的字符来记录。


《资治通鉴》中记载:当初,吴王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要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务繁忙,能比得上我吗?我常常读书,认为读书非常有益。”于是吕蒙便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鲁肃非常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吕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兄长怎么了解事物这么晚呢!”

这便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

春秋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把士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千古流传!

豫让最初做大臣的时候,并未受到重用,于是他就投效知伯,从而得到宠信。后来韩、赵、魏三国瓜分了知伯的土地。其中赵襄子最痛恨知伯,把知伯的头盖骨拿来作饮器。这时豫让逃到山里说:“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所以我一定要替知伯复仇。”

于是豫让就隐姓埋名化装成一个受过刑的人,潜伏到赵王宫里用洗刷厕所作掩护,以便趁机杀死赵襄子。不久赵襄子入厕的时候忽然觉得心跳不已,就下令把洗厕所的人提来审问,才知道是豫让化装行刺。而豫让竟拿出匕首说:“我要为知伯报仇!”赵国卫士拿下他,要杀他,可是赵襄子却制止说:“这是一位义士,我只要小心躲开他就行了。因为知伯死后没留下子孙,他的臣子中有肯来为他报仇的,一定是天下有气节的贤人。”于是赵襄子就把豫让释放了。

可是豫让报仇的心不死,他全身涂漆,化妆成像一个生癞的人。同时又剃光了胡须和眉毛,把自己彻底毁容,然后假扮乞丐乞讨,连他的妻子都不认识他,看到他以后只是说:“这个人长像并不像我的丈夫,可是声音却极像,这是怎么回事?”于是豫让就吞下炭,为的是改变自己的声音,他的朋友看到他时对他说:“你这种办法很难成功,如果说你是一个志士还可以,如果说你是一个明智之士就错了。因为凭你这种才干,如果竭尽忠诚去侍奉赵襄子,那他必然重视你和信赖你,待你得到他的信赖以后,你再实现你的复仇计划,那你一定能成功的。”豫让听了这话笑了笑说:“你的意思是为了老朋友而去打新朋友,为旧君主而去杀新君主,这是极端败坏君臣大义的做法。今天我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阐明君臣大义,并不在于是否顺利报仇。况且已经委身做了人家的臣子,却又在暗中阴谋计划刺杀人家,这就等于是对君主有二心。我今天之所以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就是为了羞愧天下后世怀有二心的人。”

不久,赵襄子要外出巡视,豫让埋伏在赵襄子所必经的桥下。赵襄子骑马走在桥边时,马忽然惊跳起来,赵襄子说:“这一定又是豫让。”经派人搜捕之后,果然是豫让。赵襄子问豫让说:“你不是曾经侍奉过范、中行氏吗?知伯灭了范、中行氏,你不但不替范、中行氏报仇,反而屈节忍辱去臣事知伯。如今知伯身死国亡已经很久,你为什么如此替他报仇呢?”豫让回答说:“当我侍奉范、中行氏时,他们只把我当作普通的人看待,所以我也就用普通人的态度报答他们;而知伯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也就用国士的态度报答知伯。”于是赵襄子用怜惜的口吻感叹说:“唉!豫让啊,由于你为知伯报仇,已经使你成为忠臣义士了。而寡人对你,也算是仁至义尽,不能再释放你了!”

豫让对赵襄子说:“据臣所知,一个贤臣不阻挡人家的忠义之行,一个忠臣为了完成志节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君王以前已经宽恕过我一次,天下没有不为这件事赞扬君王的。今天我到这里行刺,按理您应在这里将我处死。不过我想得到君王的王袍,准许我在这里刺它几下,我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不知君王能否成全我的愿望?”赵襄子为了成全豫让的志节,就当场脱下自己的王袍交给豫让。豫让接过王袍以后拔出佩剑,奋而起身,然后用剑刺王袍仰天长叹:“啊!天哪!我豫让总算为知伯报仇了!”豫让说完话就自杀而死。赵国的忠义之士听说以后,都落泪惋惜不已。

这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典故,士不仅是个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努恩百科 鲁ICP备20240986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