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出处】
出自《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rèn),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过九十,面山而居,……帝感其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厝(cuò)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
【意思】
比喻征服自然、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也比喻知难而进,做事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毅力。
【近义词】
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
【反义词】
半途而废、知难而退、有头无尾
【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
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岁了,他每次出门都因为这两座大山的阻隔,需要绕很大的圈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准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你们说好吗!”
大家都表示赞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说:“我们大家的力量加起来,还不能移动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山和王屋山搬掉呢?再说,把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呢?”
讨论下来大家认为,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头扔到东方的海边和北方最远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直到换季节的时候,才回家一次。
有个名叫智叟(sǒu)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
愚公回答说:“你这个人太顽固了,简直无法开导,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无穷尽的,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
当时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这两座大山背走。
从此,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管做任何事,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