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殿
长寿殿位于大雄宝殿的西侧,藏语称:“德丹却凌”(具乐法殿),为二层藏式结构,始建于清嘉庆二十 三年(1818年)。2013年复建,殿内主供二十米无量寿佛(俗称:长寿佛),两侧为十点五米高的白度母和尊胜佛母,合称长寿三尊,护佑众生健康长寿。
藏式建筑深植于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土壤之中,虽吸收了汉民族建筑的一些形象和手法,但自成体系,富有特色,规模宏大、色彩鲜明、粗犷巨丽。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形成定制是在元代以后,重要寺院建筑的顶檐都使用边玛墙檐。在寺院主殿、佛殿、王宫屋顶和佛塔顶端上加盖特制的金属屋顶。
屋顶上立有胜利幢,在三重檐上立有双鹿和八幅法轮。
藏传佛教认为:位于双鹿中间的法轮是八幅法轮,象征佛教教义的传承 ;左右两边的双鹿代表信徒,他们专心致志地听佛讲法。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是两只鹿,其实它应该是两只犀牛。按照佛教说法,犀牛是具备慈悲心性。法轮的圆心代表佛教三学中的戒学,法轮的八根幅条代表慧学,八幅的外圆代表定学。八根幅条又代表八圣道支,这样说来佛陀所讲全部佛理无不包括在三学、八圣道支内。双鹿又代表佛教所说的方便与智慧,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方便就是菩提心,智慧就是空性,二者不可离异,依靠悲智双运获得正果。法轮又代表显宗,双鹿代表密宗,藏传佛教主张修习佛法必须显密二宗兼备,不可偏颇一方。综合以上诸多解释,法轮双鹿这件艺术作品表示弘扬佛教,广济天下。
关于双鹿与法轮有这样说法:一是释迦牟尼佛取得修法正果以后,有一天在树林中静静修习,这时侯梵天手持一个金质千幅轮,帝释手持右旋白海螺,他们把两样东西献给佛,请佛讲法。释迦牟尼佛同意转三次法轮,此时树林中出来一对犀牛目不转睛地看着法轮;二是菩萨的化身,两眼盯住法轮,象征着佛陀在野鹿苑说法。根据这一情形,创作了法轮双鹿这件艺术作品。
金顶装饰是藏族宫殿、寺院、佛塔等高级建筑的顶部装饰,它是藏民族在吸收中原汉文化屋脊结构的基础上,独创的建筑屋顶装饰艺术,体现了藏式鎏金技术悠久的历史,同时折射了虔诚的藏族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在的藏式平顶建筑上增加坡形屋脊,是汉藏建筑文化交流的显现。最早从萨加时期,这种样式开始在西藏寺院建筑中出现并很快得到普及。起初坡顶寺庙材质主要是青瓦和琉璃瓦,后来金顶代替瓦顶成为藏式寺院建筑顶饰的标志。据史书记载“八思巴出资修建的萨迦北寺乌孜宁巴殿西面的大金顶,是藏区最早修建的大金顶,这个时期阿里王阿南美之子日绒美以104驮(一驮为18克)黄铜和500两黄金,建造了拉萨大昭寺释迦牟尼殿金顶和十面观音佛殿金顶,是大昭寺建金顶之始”。明初格鲁派在拉萨附近建三大寺,主要佛殿的屋顶用鎏金铜瓦代替琉璃瓦和灰瓦,金顶逐渐成为藏式寺院建筑主要殿堂和佛殿上的重要装饰。
无量寿佛(俗称:长寿佛),两侧为十点五米高的白度母和尊胜佛母,合称长寿三尊。
藏传佛教中的酥油灯的意义:点燃酥油灯可以将世间变为火把,使火的慧光永不受阻,肉眼变得极为清亮,懂明善与非善之法,排除障视和愚昧之黑暗,获得智慧之心,使在世间永不迷茫于黑暗,转生高界,迅速全面脱离悲悯。
在藏传佛教中,酥油灯是供奉神明时不可缺少的法器之一。去到其寺院中,往往能看到,成千上百盏酥油灯,这些灯不仅仅只是供奉的用的,更是信徒的精神之灯。供奉一盏酥油灯,可以祈求平安、健康、快乐、幸福等,更能排除愚昧之黑暗,使其永不迷茫。
佛前的灯不必刻意点燃,重要的是点燃自己的心灯。
龙王庙
龙王庙位于长寿殿北侧,宽一间、进深一间方形房间。
龙王信仰起源较早,后渐遍及中土。早期的龙神,虽有降雨等神性,却无守土之责。如汉代祈雨时则祭土龙。龙王奉女娲娘娘之命管理海洋及人间气候风雨的龙神,龙王为上古之神,被历代帝王视为君者象征,故古代帝王多次下诏封龙为王,以求社稷风调雨顺。古时先民民智未开,认为龙王只与降水相关。
龙是道教的四灵之一,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它们的起源是来自于天上星宿的神格化崇拜。龙不但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也是道教信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佛教寺院里供奉道教神灵,这在其他国家(或宗教)是不可想象的,从中可见国人的宗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