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当”这个词挺有意思:“上”表示人的主动行为;“当”指的是因他人哄骗或欺瞒所蒙受的财物损失。这种主动落入别人设计好的圈套的过程就是“上当”。许多人都认为经常上当的人不是傻瓜就是脑袋里缺根弦,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所谓的“聪明人”也容易上当。
众所周知,“当”是“當”的简化字。“當”始见于战国,从田、尚声,是一个形声字;读dāng时,表示两块价值相等的田地,即“田相值也”(《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解释:“值者,持也。田与田相持也。引申之,凡相持相抵皆曰当。”由等价的田地引申为“相持相抵”的所有事物,也就是说它的涉及面相当广泛,使用情况也很繁杂。
这个字是多音字,读dàng时,表示抵押。据《正字通》:“凡出物质钱,俗谓之当,别作儅。”单就“上当”一词而言,这里的“当”从用人或用等价物抵押抑或质押的动作(动词),引申为等价抵押物或抵押交易场所(名词)。前者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后者见于清代翟灏的《通俗编》:“俗谓质铺曰当。”这里的“当”指当铺——抵押物或质押物的交易场所。
典当行业始于汉朝,一直延续至民国,有千年的历史。典当行业的店铺在汉唐时期称“质库”,在宋代称“解库”“长生库”;此时在表达用实物作抵押借钱,只用“当”而不用“上当”。例如《后汉书》中的“虞(刘虞)所赉赏,典当胡夷,瓒数抄夺之”,唐人吕岩的“一领布裘权且当,九天回日却归还”等。
直到明清时期,典当行业的店铺才称“典当铺”。典当铺有三个特点:一是坐店不揽客;二是估价低;三是活当少,死当、绝当多,赎当不容易。这为“上当”一词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基础。“上当”一词最初含有主动受骗或因情势所迫无奈自投罗网的意思,即典当铺从不主动招揽顾客,都是顾客自行前来,故称之为“上”。据此,“上当”可理解为“主动去典当行进行典当交易行为”。
再者,无论是官府典当、私人典当还是寺庙典当,都遵循“值十之物,只当四五”的规矩,也就是说送去典当的物品经常被贬值作价,这样,典当行才有利润可赚。对去典当的人来说,因被质押的财物多是贬值收押抵当,油然而生一种吃亏的感觉;与此同时,典当的财物很少能赎当,多沦为死当、绝当,被典当铺拍卖或收为己有,原物主因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产生被欺骗的心理。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受骗吃亏称为“上当”。
“上当”一词产生于明清时期话本小说流行的时代,显然这与当时民间典当行为的盛行有着密切的关联。不过这个词已经超出生活具象化描述的范畴,上升为一种情绪活动和心理感受,由此表达出来的含义也带有心理层面的某种愿景或祈盼。例如《儒林外史》所言:“我今年七十多岁,看经念佛,观音菩萨听着,我怎肯眼睁睁地看着你上当不说?”还有《官场现形记》所言:“陶子尧做官心切,便把此话牢记在心,自己拿定主意,到了上海,不叫局,不吃花酒,免得上当。”
“回回都上当,当当不一样”,时至今日,“上当”一词已经变成社会生活中最常用的口头语之一了,它表达的内容也不再专指事务或财务方面的亏损,而是引申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其贬义色彩一直存在,并未出现任何改变。